核心提示: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、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、中山大学商学院合作推出,阿里巴巴淘天集团提供技术支持的“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”(CBI)、“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”(CBI500)和“线上品牌购买力指数”(BPI)于今日发布。
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、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、中山大学商学院合作推出,阿里巴巴淘天集团提供技术支持的“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”(CBI)、“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”(CBI500)和“线上品牌购买力指数”(BPI)于今日发布。
数据显示,2023年一季度到2025年一季度,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(CBI)从59.42升至63.38,全国消费者所购品牌的平均评分在两年间增加近4分;2024年四季度相较基期指数增加11.5个百分点,2025年一季度相较基期指数增加6.7个百分点,表明我国消费品质显著回升。
据介绍,“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”(CBI)是以真实消费大数据为基础、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线上消费指数,“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”(CBI500)是完全基于消费者实际购买行为的品牌榜单。指数与榜单基于销售、价格、搜索、好评等维度对品牌质量进行综合性评分。
除了知名度、美誉度、忠实度外,北大团队在同类研究中首次引入“新锐度”指标,重点考察每个品牌的销售增长速度、年轻消费者增速,及其在产品创新上的表现,作为评价品牌综合实力的关键要素。
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(2023年一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)
▲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(2023年一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)
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的基期对比(以2023年一季度为基期,基期指数=100)
▲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的基期对比(以2023年一季度为基期,基期指数=100)
此次发布的500强品牌榜上,美国有57个品牌上榜,是除中国以外上榜品牌最多的国家。日本以28个品牌紧随其后。欧洲各国上榜品牌数总计53个。上榜中外品牌数呈“七三开”,形成了各有优势、相互促进的共生格局。
品牌总榜的前三名依次是苹果、华为和小米,均属于3C数码行业。华为和小米的成交金额增速已显著超过苹果,并在品牌词搜索量、会员运营等关键指标上表现出一定优势,展示了本土品牌在开放市场环境中的成长性与竞争力。
版权及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入驻卓商务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,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zhuoshangwu888@126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