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提示:近日,中国饮料行业巨头娃哈哈集团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家族遗产风波。创始人宗庆后去世仅一年半,其独女宗馥莉便被三名自称“同父异母弟妹”的子女起诉至香港和杭州两地法院,争夺高达21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50亿元)的信托资产及股权继承权。
近日,中国饮料行业巨头娃哈哈集团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家族遗产风波。创始人宗庆后去世仅一年半,其独女宗馥莉便被三名自称“同父异母弟妹”的子女起诉至香港和杭州两地法院,争夺高达21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50亿元)的信托资产及股权继承权。这场诉讼不仅撕开了宗氏家族隐秘的私人生活,更将中国民营企业传承中的法律、伦理与权力博弈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。7月13日,香港高等法院受理了一起震动商界的遗产诉讼。原告宗继昌(Jacky Zong,1996年生)、宗婕莉(Jessie Zong,1998年生)和宗继盛(Jerry Zong,2017年生)通过律师声明,三人系宗庆后与前娃哈哈高管杜建英的非婚生子女,要求法院冻结宗庆后生前设立的汇丰银行信托账户,并追讨每人7亿美元的信托权益。与此同时,杭州中级人民法院也收到类似诉讼,三原告主张对宗馥莉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.4%股权享有继承权。关键证据链浮出水面:出生证明与血缘记录:原告提交了宗继昌1996年出生于杭州的存档件,并申请调取宗庆后2023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血液样本进行DNA比对。信托文件与录音:原告提供汇丰银行信托设立文件、宗庆后助手证词及一段录音,声称宗庆后曾口头承诺“不会亏待”非婚生子女。商业关联证据:杜建英曾担任娃哈哈集团董事,其名下公司如“广元金信投资”中,宗馥莉持股60%,杜建英持股40%;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的董事名单中,杜建英与宗继昌、宗婕莉并列。面对诉讼,宗馥莉团队迅速回应,提交了一份2020年宗庆后立下的遗嘱副本。遗嘱明确写道:“本人所有境外资产均由独女宗馥莉继承,其他子女不得主张任何权利。”见证人为娃哈哈高管潘家杰和方强,但无家族成员在场。
法律争议焦点:遗嘱效力存疑:根据香港法律,遗嘱需经公证并由无利益关联方见证方具法律效力。宗庆后遗嘱仅由两名公司高管见证,程序存在瑕疵。信托合法性争议:原告律师指出,信托资金来源为娃哈哈分红,但未提供宗庆后签署的董事会决议或家族成员同意文件。宗馥莉方则援引《信托法》,强调信托设立于2003年,资金已实际注入。非婚生子女权利:中国《民法典》第1071条明确规定,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继承权。若DNA鉴定结果证实血缘关系,三原告的诉求将获得法律支持。
宗庆后一生以“布鞋首富”形象示人,倡导“家文化”企业理念,将宗馥莉视为唯一接班人。然而,随着诉讼披露,其私人生活远比公众想象的复杂:杜建英的角色:杜建英1991年加入娃哈哈,曾任集团董事,参与多项核心业务。2010年前后,她逐渐淡出管理层,但其子女宗继昌、宗婕莉的名字仍出现在多家娃哈哈关联公司股权架构中。宗庆后的沉默:原告律师称,宗庆后晚年曾在私人场合承认三名子女的身份,但未通过遗嘱或法律文件明确其继承权。这种“模糊处理”为今日纠纷埋下伏笔。
若原告胜诉,娃哈哈集团控制权将面临实质性冲击:股权稀释风险:宗馥莉目前持有娃哈哈集团29.4%股权,若三原告继承权成立,其持股比例将稀释至22%,可能丧失对董事会的控制权。国资股东的立场:娃哈哈第一大股东为杭州上城区国资,其态度将决定企业命运。此前,国资方曾因宗馥莉“辞职信事件”介入调解,此次是否支持非婚生子女权益尚不明朗。品牌信任危机:宗庆后塑造的“清贫朴素”企业家形象因诉讼崩塌,消费者对娃哈哈品牌的情感认同可能受损。
中华遗嘱库创办人指出,中国民营企业普遍面临三大传承风险:遗嘱规划缺失:企业家往往因忌讳谈死亡或过度自信,忽视法律文件的严谨性。专业服务断层:企业法律顾问擅长股权架构,但缺乏跨境税务、信托规划等综合能力。家族伦理冲突:非婚生子女、再婚配偶等复杂家庭关系,考验企业家的伦理决策能力。
目前,香港法院已宣布裁决延期两个月,要求补充证据;杭州法院尚未排期开庭。三原告申请的DNA鉴定若成功,将彻底颠覆宗馥莉的“独女”身份;若失败,则可能面临伪造证据的法律责任。这场诉讼已超越家族纠纷范畴,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传承困境的缩影。当“家文化”遭遇现代法律制度,当个人权威碰撞法人治理,娃哈哈的未来或许将重新定义“正统”的含义——不是血缘的纯粹性,而是制度设计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。
版权及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入驻卓商务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,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zhuoshangwu888@126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